輕食外賣店運營|門店的重要數據指標及優化方案
外賣店創業是很多創業人的最多選擇,投資低,風險低。對于想要通過輕食外賣店創業的小伙...
?
近些年來,我國健身瘦身行業發展勢頭很不錯。尤其經過今年疫情之后,人們的消費觀念得到了很大的轉變,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,運動健身和健康飲食似乎越來越受大眾的關注。
人們改變了大魚大肉、高油高碳水的飲食習慣,逐漸愛上了高顏值、低熱量、低卡的“輕食主義簡餐”。
輕食行業發展現狀
根據2020年第一季度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:我國追求瘦身的網民中53%是靠飲食瘦身,輕食簡餐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飲食。
在2018年之后,主打輕食的餐飲商家就開始迅速增加,一個外賣平臺上的線上訂單就突破了2662萬單,2019年10月同比增長128.8%,預計2022年,我國輕食代餐行業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。
輕食暫時來說雖是小眾行業,但資本已經看到了行業紅利所在,真格基金、紅杉資本中國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率先入場。
輕食行業發展趨勢
輕食備受中青年消費群體的喜愛,儼然已經成為時下正火的“健康新潮”標簽,不少簡餐輕食的品牌、網紅店開始展露頭角,為行業增加活力的同時,也促進了輕食行業多樣化發展。輕食不同的經營模式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點:
經典簡餐輕食模式:普通輕食店經營的都是蔬菜水果+低脂肉食的簡單加工,是一種傳統經典的輕食模式。
休閑化輕食模式:輕食不一定作為正餐出現,現在比較新潮的輕食小吃也隨處可見,其中以烘焙類的小吃居多。
輕食IP化+主題化:IP跨界與簡餐輕食品類的聯合,增加噱頭,獲得更多的消費者關注到簡餐輕食行業。
除了網紅店或者新入局的獨立品牌,一些大型餐飲連鎖品牌也開始悄悄布局輕食市場,例如肯德基在杭州開業的KPRO,推出輕食甜點的星巴克等。這些連鎖品牌的加入無疑讓輕食行業的競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。
輕食品牌打破局限,實現迅速發展
1、線下門店經營成本高?——線上線下聯合經營
輕食本身也蘊含健康化、潮流化、快時尚化的諸多元素,對于線下門店的位置與環境、食材的品質、菜品的特色以及就餐服務體驗等方面的要求頗高。
輕食店耗費的金錢、勞力成本很高,且線下門店能服務到的客群有限,限制了銷售額的增長。而將店鋪搬到線上就多了一條銷路。信書商家APP支持同城配送,消費者在商城下單,可以通過外賣的形式送貨上門,也可以到線下進行體驗消費。
線上線下聯合經營,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,也是利用多個渠道拉動銷售,幫助商家更靈活的經營,降低風險。
2、定位模糊客群不明確——大數據分析
太多失敗的輕食品牌忽略了一個問題:自己的定位是什么?面對的目標客群到底是誰?
在沒有對消費群體進行細分和深入了解的情況下,投入的營銷和宣傳都成了竹籃打水,最后導致店面或品牌難以存活。
通過信書智慧商家系統,及時了解店鋪的經營數據,線上店鋪訪問量、商品訪問量、訂單數等數據,并自動生成圖表,商家直觀的看到店鋪銷售情況,以便于迅速地作出經營策略的改變和優化。
除此之外,平臺還掌握用戶的消費行為數據,與商家共享大數據,幫
開封輕食加盟
助商家更好細分顧客。也可以對需求鏈、供應鏈、價值鏈和產業鏈進行迭代和優化升級。
3、發展規劃不清晰——針對目標人群分銷,精準裂變
經營輕食的商家或者品牌,很少有能打造核心產品的,也就不存在獨特競爭力,想要長久經營很困難,而且在商業模式方面思考不夠,很難靈活地調整店面經營策略來適應市場的變化。
輕食行業正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,暫時未出現具有壟斷市場能力的大品牌,這對經營輕食店面的商家來說是絕佳的機會。
所謂人以群分,以現有顧客為基礎,以傭金為報酬,讓他們主動幫商家向周圍人推廣品牌或者店鋪,精準的觸達能大大提升購買率、增加新顧客。
相比花大幾十萬做線下門店裝修,花幾萬做小程序商城,或者大平臺高額抽成壓得喘不過氣來,不如嘗試一站式的前后端工具軟件,低成本、易操作、高效率,省去了不少經營的煩惱。